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那会儿,国门打开,外商和游客一下子多了起来,住宿问题成了大麻烦。北京那样的地方,涉外宾馆也就那么几家,床位有限,广州情况也差不多。霍英东作为香港知名商人,看到这个机会,就想在广州投钱建个现代化宾馆。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碰上了审批的坎儿,杨尚昆为了推动项目,专门跑去北京找叶剑英帮忙。
先说说霍英东这个人。他1923年生在香港,家境本来一般,早年靠海运和地产起家,成了香港有名的企业家。50年代,他搞地产开发,发明了楼花预售和分期付款的模式,在香港地产圈子搅起不小风浪。后来扩展到海沙生意,人称海沙王,还涉足澳门娱乐业。1979年左右,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霍英东作为爱国商人,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内地建设。他不光是赚钱,还想通过项目推动国家发展。白天鹅宾馆就是他那时候的代表作,投资额大,目标是建个五星级酒店,接待外宾和游客。
展开剩余75%广州那边,杨尚昆1978年底恢复工作后,被派到广东任省委第二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他到任后,把精力全放在经济开放上,知道广东地理位置好,跟港澳联系紧密,得抓住机会引资。建宾馆的事儿就是从这儿来的。1979年初,霍英东听说广州要建现代化宾馆,马上表示愿意出钱。项目很快就定下来,选址在珠江白鹅潭畔,广东省旅游局和霍英东的公司合作。意向草案1979年1月签了,2月习仲勋还给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写信,希望加快审批。
项目推进得挺快,7月开始填江造地,11月准备正式动工。但麻烦来了,投资规模太大,超出广东省级审批权限,必须上报中央。霍英东投了巨资,资金链他保证没问题,但等中央批复,两个月过去,一点消息都没有。工程停摆,霍英东急了,多次找杨尚昆反映情况。杨尚昆也觉得不能拖,决定亲自去北京找叶剑英支持。
叶剑英当时是中央副主席,在改革开放中作用很大。他早年支持广东开放,1979年7月,中央批转了广东和福建关于对外经济活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50号文件。文件给广东地方权限,让他们在引资上灵活处理审批,不用每件事都跑中央。杨尚昆去北京汇报困难,叶剑英直接点出这个文件,说广东有这个权限,自己批就行,不用老来北京找人。
杨尚昆回来后,马上引用文件,批准项目复工。白天鹅宾馆就这样顺利推进,1980年全面开工,1983年2月6日正式开业。宾馆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高28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霍英东投资了大部分资金,还引入香港管理模式,四门大开,让普通人也能进去参观,这在当时挺新鲜的。
话说回来,这个项目不光是建宾馆那么简单,还牵扯到其他阻力。比如,宾馆楼高,有人要求楼顶建高射炮台,防空需要;旁边还得建员工宿舍和自行车棚,方便职工上班。叶剑英又发了话,支持免建这些,理由是改革开放要现代化,不能老按旧规矩来。霍英东后来回忆,说建赚钱宾馆容易,但建有政治影响的难,审批层层关卡,非议不少。
杨尚昆在广东干的这些事儿,对改革开放影响深远。他不光推白天鹅项目,还在1980年春节喊出恭喜发财,打破思想禁区,让大家敢谈致富。这句话传开后,为广东吸引投资铺路。1980年5月,中央批准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杨尚昆参与调研,推动价格和流通改革走在全国前面。11月他调回北京,继续在中央支持广东发展。
霍英东通过白天鹅宾馆,打开了内地引资大门。后来他继续投资南沙开发区,捐资建桥,支持教育体育。基金会捐了10亿港元,帮内地建学校医院。1984年捐给北京亚运会,2003年给香港大学南沙研究捐3亿,2005年给香港科大捐8亿。他还参与香港基本法起草,推动一国两制。2006年10月28日逝世,国家给他国葬待遇,认可他的贡献。
叶剑英在推动改革开放上,功劳不小。他197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支持法制建设,包括1982年宪法。1985年退下后,还关心国家大事。1986年10月22日逝世。杨尚昆1988年起任国家主席,1993年卸任,1998年9月14日逝世。三个人都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白天鹅宾馆成了这个过程的标志。
发布于:吉林省广升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