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特朗普出狠招难惊市场 关税牌再启波澜!美国时间7月27日,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表态引发了全球财经界的广泛关注。他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权在其他国家未履行投资承诺的情况下恢复高关税政策,直接适用“最惠国税率”或15%中较高的税率。这一表态不仅标志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激进回摆手机股票配资平台,也是特朗普阵营在选前酝酿的全球经济策略。关税再次成为博弈的重要工具,目标不仅是中国,还包括欧盟、亚洲新兴经济体以及全球资本链条中任何可能“失信”的国家或地区。
特朗普政府曾在2017年至2020年间掀起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不仅对中国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贸易战,还多次以国家安全名义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盟友征收高额关税。如今,这场风暴似乎正在被“合理化”地重启。尤其是在2024年美国大选即将进入白热化的背景下,特朗普阵营打出的“关税牌”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逻辑。高关税不再是贸易谈判的工具,而是特朗普重新塑造“美国制造”叙事、迎合民粹情绪、煽动经济民族主义的重要手段。
欧盟对此威胁高度警惕。钢铁和铝这两个领域再次成为焦点。尽管当前美欧之间暂时维持了某种“配额替代关税”的脆弱平衡,但此次“最惠国税率或15%中较高者”的机制几乎等同于重新架设关税红线。一旦某国“投资承诺”达不到美国标准,就将被迅速推入高税收陷阱。这是经济勒索的制度化体现,也是特朗普“交易型外交”本质的赤裸体现:美国可以随时单方面推翻既有协定,只要它认为你“不守信用”。
这种政策逻辑将国际投资承诺简化为由美方单方面评判和惩罚的工具。在特朗普看来,关税不是最后手段,而是随手可取的棍棒,既可以敲打对手,也可以安抚国内。他的经济政策从未以共赢为目标,而是零和游戏。谁损失越多,美国就赢得越多;谁依赖美国市场,美国就拥有更多要价空间。
飞机产业的关税调查也处于观察阶段,美国政府表示目前暂不征税,但不排除未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行动。这实际上是维持施压的空间。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查—施压—要挟—让步”这一经典套路,特朗普团队正在为可能的第二任期提前铺设贸易战舞台。一旦重新入主白宫,其政策很可能比第一任期更加激进,因为他将无需再考虑连任压力,只需兑现对选民和金主的极端承诺。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回潮极具破坏性。在全球经济刚刚从疫情冲击中逐步恢复、各国央行还在应对通胀余波的关键阶段,特朗普式的贸易威胁将再次干扰供应链、扰乱产业链、刺破投资预期,甚至冲击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在这种高度不确定性下,企业不敢扩张,跨国投资将趋于保守,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拖累全球生产效率。那些曾靠美国市场成长起来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势必面临极大的外部冲击,包括数十个发展中经济体,甚至包括美国传统盟友。
在特朗普眼中,这并不是全球经济的伤筋动骨,而是“替美国打扫战场”。他要通过关税制造新的不对称,把全球经济关系再次扭曲成一场权力结构上的再分配。更可怕的是,特朗普对全球化根本没有信仰,他的“美国优先”不讲规则,不求公平,仅看眼前利益和国内政治回报。一切条约、机制、联盟,在他的政策下都可能沦为交易工具,随时被废弃、重签或撕毁。对他而言,国家之间没有伙伴,只有暂时的筹码。
面对这一局面,各国已经在逐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欧盟在强化自身战略自主,推动数字和绿色转型;中国则在拓展“一带一路”、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合作机制;中东和拉美也在试图构建区域供应链,摆脱美元体系和美国产业链的掣肘。全球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清晰。特朗普的政策如果再次成为美国主导下的国际关系模板,不仅将摧毁现有的全球贸易规则,还将加速其他大国集团抱团取暖、另起炉灶的步伐。
对于世界来说,特朗普式关税不仅是一场政治风暴,更是规则破坏者的象征。他习惯用极端手段制造危机,再用“交易”包装退让手机股票配资平台,赢得短期舆论优势,却留下长期制度性混乱。在全球化仍未完成蜕变、新经济尚未稳固结构的当下,任何一场由超级大国发动的经济冲突,都将带来远超关税本身的连锁后果。如果说上一次特朗普掌权是对国际秩序的一次冲击试验,那么这一次,他准备好了彻底重写游戏规则。而世界必须比上次更早、更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广升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