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天,戴笠登上了C47军用专机,准备从青岛飞往重庆。那天,空气湿冷,浓雾弥漫,舷窗上覆满了水珠。机舱里堆满了文件和行李,油箱已加满800加仑的汽油,飞机准备开始长途飞行。然而,这趟飞行的结局却注定了悲剧。仅仅两个小时后,南京江宁的岱山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山坡上的火光映红了倾盆大雨,机上16人中,只有一人奇迹般生还。多年后,幸存的飞行员回忆称短线配资开户官网,飞机没有问题,至于坠机的真正原因,那个年代谁也不能透露。
1946年3月17日的清晨,青岛沧口机场笼罩在湿冷的雾气中,跑道上水波荡漾。地勤人员穿着雨衣,在泥泞的跑道上检查飞机的轮胎。停在跑道尽头的是一架编号C47-222号的军用专机。戴笠缓步走向飞机,黑色风衣的衣角被雨水打湿,随员和几只美式铝合金行李箱跟在他身后。机舱内已经加满了800加仑的汽油,飞机准备直飞重庆。
此行从南京出发,经过青岛,再返回南京,最后前往重庆。戴笠是军统局的核心人物,掌控着国民党特务系统,手中握有大量的情报和暗杀线索。青岛是他北方布局的关键据点,港口有美军驻扎,堆满了物资。戴笠亲自来整顿青岛站的工作,并与美军海军司令柯克商讨关于航运和情报的合作。
展开剩余81%当天清晨的机场异常宁静,只有雨点打在机翼上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气象台报告显示,沿途将会有浓雾和低云。有人建议戴笠推迟起飞,但他并没有动摇。因为他刚刚处理完青岛站的事务,南京还等着重要会议,重庆也有部署任务。他检查了手表,示意机组准备起飞。上午11:45,发动机轰鸣,飞机在湿滑的跑道上加速起飞。
飞机沿着海岸线低飞,再转向江苏内陆。机舱里闷热潮湿,窗外的雨水模糊了远方的景象。飞行员保持低空飞行,以避开高空中的恶劣气流。生还者回忆称,飞行平稳,仪表正常,飞机没有任何机械故障。
然而,飞机飞行到南京江宁县的岱山时,突如其来的撞击让整个机身剧烈震动。山体出现在眼前,飞机在迷雾中撞向山坡,瞬间爆炸,火光腾空而起。山风卷起浓烟,雨水打在烧红的金属上发出刺耳的声音。16名机上人员中,15人当场死亡,唯独飞行员侥幸生还。
蒋介石当晚收到报告,震惊万分,亲自写下挽联悼念戴笠:“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官方的结论是恶劣天气导致飞机低空撞山,但幸存飞行员多年后透露,飞机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政治环境不允许他透露更多细节。
青岛的雨夜,戴笠刚抵达时,天气恶劣,机场跑道泥泞不堪。尽管如此,戴笠依然坚决执行原定的飞行计划。在驻青美军的招待所,他与美海军司令柯克以及国民党海军要员共进晚餐,商讨港口防务和情报合作事宜。宴会结束后,他返回临时办公室。秘书回忆说,当时桌上展开了一张地图,标记着从青岛到南京再到重庆的航线。气象台的报告显示,途中有大雾天气,但戴笠依旧决定次日清晨起飞。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机组人员起床,外面寒冷刺骨,跑道上弥漫着雾气。雨丝顺着机翼滴落,舷窗上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飞行员做了最后一圈检查,确认飞机各项设备正常。戴笠穿着手套,站在舷梯前,雨水顺着风衣滑落。登机后,他摘掉手套,擦拭着舷窗,飞机缓缓滑行。
机舱里,座椅安排紧凑,气氛紧张。飞行员在起飞后,沿黄海岸线低飞,视野十分模糊,雨水打在窗户上像碎珠般滑落。飞行员小心翼翼地调整航向,尽量避开云层,但飞机始终保持低空飞行,以避开乱流。穿越江苏内陆时,雨势愈加猛烈,机舱内的金属发出嗡嗡的声音,窗外视线更是全然模糊。
飞机进入低空飞行后,生还者记得撞击前的片段。山体突然出现在眼前,飞机毫无预兆地撞上了山坡。剧烈的冲击将他从机舱内抛出,接着便是爆炸的声音。飞行员和机组的生命,在岱山的雨雾中戛然而止。
岱山海拔不高,约200米,山坡上布满了林木和碎石。当天,浓雾弥漫,能见度不到五十米。村民听到轰鸣声,火光照亮了山腰。赶到现场时,飞机的机身已断裂并起火,火焰将石块烤裂,雨水打在金属上发出刺耳的“嗞嗞”声。山风夹杂着汽油味和焦糊味,令人无法呼吸。
官方反应迅速,军统和地方警备立即封锁了山坡,并开始收集遗体与残骸。15具遗体被运送到南京,戴笠的遗体覆盖在国旗上,送往灵谷寺殡仪馆。唯一生还的飞行员被隔离调查,但官方结论依旧是“天气恶劣导致坠机”。多年后,这位飞行员才口述出飞机并没有出现故障,但政治原因让他不能透露更多内幕。
戴笠之死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军统局的核心人物,他的死亡对国民党高层和上海滩的权力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坊间流传着各种猜测,诸如高层清算、外部势力介入、军统内部斗争,甚至纯粹是意外。然而,所有这些猜测都没有确凿证据支持,只有官方的“天气原因”作为结论。
岱山的雨水洗刷着飞机残骸的痕迹短线配资开户官网,山坡上重新长出了杂草。村民的记忆和飞行员的回忆成为唯一的证词。历史留下了无尽的猜测空间,而飞行员的话语,如同山风一样在岱山的林间回荡。
发布于:天津市广升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